行业动态
科学级相机实现暗场显微成像应用
浏览:1351 次
时间:2013-11-06 17:34:47

 

        显微技术的诞生,让人类开始能够观察与了解奇妙的微观世界,让我们探索世界的脚步更近了一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显微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升级,从原来的模糊成像、千篇一律,发展到现在的高清晰度、高层次感、高环境适应能力等。科学级相机成像技术、最新基因工程技术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高科技技术的加入,使我们所获取的图像资料告别苍白,迎接立体、多彩,使我们更容易地探索整个微观世界,实现了人工以及传统成像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应用。

        如今,我们可以在某个特殊蛋白质上做上标记,利用显微镜跟踪观察其在细胞组织中的活动路线,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也可以在强光照射下快速抓拍,捕捉细胞或组织内的瞬时事件,在弱光条件下观察细胞内生命过程等等。其中,科学级相机在如今的显微成像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进行清晰准确的拍摄,并将这些图像即时传输到图像处理软件,以此来进行相关分析与检测。科学级相机成像技术有着很高的环境适应度与灵敏度,正是有了此项技术,才得以实现了暗场显微成像应用,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因光线不足而无法成像这一问题。

        德国XIMEA 公司一直致力于为生命科学、安全和国防应用领域设计科学相机,可应用于生命和材料科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其中,生产的MR系列相机使用珀耳帖制冷传感器,并具有XIMEA专有超低噪声读出架构,具有成像性能优势。因此,像XIMEA相机这样的科学级相机无疑是实现暗场显微成像应用最好的成像工具。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托马斯·迪林克利用双光子显微技术拍摄到了一块仅有400μm厚的小鼠小脑组织样本的精细显微结构,根据这一图像资料我们就能观察到单个轴突在复杂的脑神经网络中的走向;哥伦比亚大学的简·施莫兰泽在经过血清饥饿处理的成纤维细胞的受创细胞膜上,拍摄到的微管结构图,为医学检测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京ICP备14006130号-1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1705
© Copyright 2011 北京萨尔笛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