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机器视觉应用之药品粉针剂生产中铝盖包装检测
浏览:1636 次
时间:2014-03-28 12:08:52

        粉针剂是将药物与试剂混合后,经消毒干燥形成的粉状物品。属于医药行业很常见的一种药品。药品的生产一项事关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合格的药品要求对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检工作。但目前很多药厂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方式来进行质检工作。由于操作者的疲劳度、责任心、经验等主观因素以及非人力客观因素(如生产速度等)的制约,往往还会有少量的漏检不合格产品出现。这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会造成药效不好,甚至危害病人安全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视觉技术迅速成熟起来,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其中,也包括药品生产。视觉相对人工检测而言,有检测速度快、检测效率高、无用眼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抗环境干扰能力强、维护方便等优点。在现代化的大生产中,视觉检测往往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机器视觉系统可以取代人工视觉,用于检测、识别的各种场合,特别是高速、大批量、连续自动化生产中的质量检査、对象辨识和尺寸测量等人工难以完成的工作。

        目前,根据粉针剂药品生产过程的统计显示,粉针剂药瓶上的铝盖问题占26.1%、瓶贴质量问题占6.9% 、胶塞质量问题占10.7% ,由于生产线速度每分钟300瓶,人工检测不可能满足高速生产的要求,因此,如何采用机器视觉技术来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铝盖、瓶贴、胶塞方面的质量问题,是关注的要点。

        北京萨尔迪已经提供了一种完善的系统方案,如下:

        该检测系统由光电触发装置、科学级相机、背光源装置、图像处理与分析装置和输出控制装置组成。

  1. 安装系统。将光电触发装置、科学级相机和背光源装置组成光电传感系统,安装于检测控制柜上方的机械支架上,位于药品粉针剂药瓶的垂直上方。其中,光电触发装置采用限定反射型光电触发器,安装位于粉针剂药瓶正上方10mm处,光电触发装置与图像传感装置通过信号电缆相连。背光源装置、图像传感装置设置于被检测药瓶的包装检测区的两侧,背光源装置、药瓶、和图像传感装置在一条直线上。背光源装置位于玻璃药瓶后侧,图像传感装置位于玻璃药瓶前侧,背光源装置3距离玻璃药瓶5mm至10mm,图像传感装置2距离玻璃药瓶100mm至150mm。
  2. 图像采集。当光电触发器感应到光线时,科学级相机开始工作。采集到被检测物体的图像。
  3. 图像处理分析。科学级相机与图像处理与分析装置通过屏蔽网线相连,将图像数据传递到图像处理与分析装置的内存区域。将图片进行专业除燥等处理。
  4. 剔除不合格。图像处理与分析装置与输出控制装置通过计算机数据总线相连,发送剔除控制信号。
京ICP备14006130号-1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1705
© Copyright 2011 北京萨尔笛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