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用光源照明来突显图像间的差别的7个方法
浏览:2114 次
时间:2014-11-14 14:41:27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为了使得科学级相机拍摄的图像更加清晰、对比度更加明显光源是必不可少的。照明的目的就是增强对比度。在一幅的图像中,对比度代表着图像信号的质量,它反应了两个区域间的差别,比如物体和背景的差别。因此,设计机器视觉光源照明的第一步是确定区域间的不同,然后用光源来突出这些不同之处。那么今天本站将为您介绍突显不同区域的方法。

        1、反射系数----从物体反射出的光量是可以度量的。有两种不同的反射方法:

        a)镜面反射:入射角等于出射角。

        b)漫反射:由于物体表面不平,出射光方向各异。

        2、颜色----也就是光谱分布,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衡量颜色:

        a)波长:比如绿光的波长为550nm。

        b)两种或两种以上光波的混合比:混合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另一种光。比如黄光(波长620nm)和蓝光(波长480nm)混合在一起便会成为绿光,然而实际上,光谱的分布中并没有绿光的分布。

        c)补色:从白光中移除的那部分光与剩余的光互为补色光。比如,白色金属铁和黄色金属金颜色不同并不是金反射的黄光比铁多,而是反射的蓝光比铁少。白光中去除蓝光即为黄光。

        3、光密度----由于不同物体材料、厚度和化学性质不同,所以投射光的数量和强度也不同。光密度会在整个光谱范围不同,或者只在某一个范围不同。一般来说,背光是鉴别光密度不同的最好方法。

        4、折射----不同透明物质折射率不同,所以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光的传播。比如,空气气泡混合在玻璃里面,当光线直射时,会出现或明或暗的气泡边缘。

        5、纹理----物体表面纹理有些是可辨识的,有些是过于微小无法处理的,但是它会影响光线的反射。有些情况下,纹理非常重要,必须用光源来突出它;而另外一些情况下,纹理则相当于噪声,必须用光源来突出其它而弱化纹理。

        6、深度----用直射光可以突出物体的深度(影子效应),而散射光则可以弱化物体的深度。

        7、表面曲向----由于曲率的不同,表面各处呈现的特性不一样。折射光往往会突出这些特性,而散射光会削弱这些特性。

京ICP备14006130号-1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1705
© Copyright 2011 北京萨尔笛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