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8届天文学大会精彩看点
浏览:1981 次
时间:2012-10-19 15:00:55

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已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的拉开了序幕,这场国际天文界的盛宴吸引了众多国际天文爱好者与天文设备制造商的关注。这是中国自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七十七年来首次获得的大会举办权,对于中国来说,首先是一种肯定,对其能力与世界地位的肯定;其次是一种推动,推动了中国与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本次大会从8月20日到8月31日,共历时十二天,截止到今天,大会已经举行到第八天了,那么在这八天的时间里,有哪些精彩的看点带给广大的天文关注者呢?

8月20日,国际古天文设备首先亮相,在本次展会上,我们可以参观到:我国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的世界上最早的大赤道仪——简仪;我国宋代天文学家苏颂组织研制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模型,此仪器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希腊雅典考古学家雅尼克携现存最早的便携式天文计算器——安提凯希拉天文装置模型亮相大会,该仪器能显示太阳、月亮的位置,还能显示多个天文周期,为人们了解古希腊的天文知识提供了资料;瑞士宇舶表制造与研发总监马蒂亚斯•布特携第一枚以考古发现为灵感的腕表——安提凯希拉腕表亮相大会,这款手表正是根据安提凯希拉天文装置的原理研制的,腕表机芯的正面显示了多个历法,背面显示了卡里皮克周期、默冬周期、沙罗周期和轮转周期。

8月21日,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开幕式,并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这是让中国天文学界都为之兴奋的,这足以说明了国家对于天文界的重视。习近平副主席在大会上发表了以“携手探索浩瀚宇宙,共创人类美好未来”为主题的致辞,对科学发展的规律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随后,因发现脉冲星而著名的英国牛津大学与曼斯菲尔德学院天体物理学教授约瑟琳·贝尔·伯奈尔为在场的观众做了一篇题为《天文学:神奇的学科,神奇的宇宙》的报告,一身白底蓝花的中国风衣裙,一位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女文学家,一篇引人入胜、影响深远的天文报告,赢得了在场所有天文人士以及工作人员的称赞。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天文学家苏定强做了《从望远镜看中国天文学的发展》的报告,例举了当前我国研制出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近地天体望远镜等一系列高端天文仪器,也表明了我国未来在天文学的发展方向等等。

京ICP备14006130号-1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1705
© Copyright 2011 北京萨尔笛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