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是一项新兴的自动化技术,以其非接触测量技术为显著优势,最大程度的保障了观测着与被观测物体不会产生任何损伤,增加了自动化技术的安全可靠性。机器视觉技术的出现替代了人眼操作,解决了人眼无法长时间稳定观察以及观察范围有限的问题,更具稳定性、安全性、持续性,获取图像清晰,传输图像快捷,处理图像简便。也正是因为如此,机器视觉的应用领域十分的广泛。
工业领域是机器视觉技术兴起与应用比重最大的领域,通过进行质量检测、分类与包装等,被应用与于印刷、汽车、半导体、电子、烟草、纺织等行业。民用领域可用在智能交通、身份验证、医疗设备、医学影像分析等行业,科学研究领域则可以利用机器视觉进行材料分析、生物分析、化学分析以及生命科学等的研究上,军事领域视觉技术则可用在航天航空、兵器等,实现目标识别、跟踪及测绘。下面就介绍一下航天航空领域从生产到运用的机器视觉应用。
1、发动机孔探技术。孔探检查是航空工作人员以机器视觉技术为主要手段来确定发动机内部状况的重要方法,目前多用来进行发动机检视探伤操作,采用的是从多个视点观察物体,通过对获取的不同图像进行立体匹配,来确定物体具体坐标信息的原理。机器视觉系统中的传感器负责对物体进行图像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到图像处理模块,根据其特征参数,判断有无损伤,损伤面积及具体情况。
2、焊接环节在航空航天制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航空航天产品以及工作人员的的安全性。焊接技术主要是利用机器视觉来获取焊接区域的相关信息,而恰恰机器视觉技术具有快速获取大量信息、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因此,在焊缝跟踪、焊后无损检测等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生产维修检测外,机器视觉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应用最主要的还是图像的获取。就因为机器视觉代替了人眼,具备人眼的视觉功能,但又比人眼的视觉范围更广泛,所以,它可以满足在不同的环境下,清晰的获取图像资料,并进行相应处理与判断。